"金牌工人"许振超代表和青年分享成功经验 “我几十年的努力,就是为了一句话――我去当工人的时候,我的父母、长辈、同学,所有关心我的人都对我说,‘好好干,当个好工人’。”今天,全国人大代表、被誉为“金牌工人”的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和广大青年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
“为了这句话,我奋斗了几十年,最后走到了今天”。许振超说,“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就会想到这句话―我不能给他们脸上抹黑呀!”
许振超带领的团队,先后7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他领衔组织的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年节约资金3000万元以上,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际空白。
他是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经理,他这个“工人”手下的工程师就有40多名,合资公司给他的月工资,比公司的党委书记还高。
而最令他自豪的是,青岛港几乎不用请外人帮助修理桥吊设备故障,他们有能力自己排除。
“我承诺了,就得兑现。我就是这么干过来的。只要我的信心不死,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不会就学,不会就练,工人也能够有出息。”
“为什么就不能当工人呢?为什么多数青年不愿意当工人?”许振超有些纳闷,“青年朋友有些好的理想、志向和抱负,这是应该肯定的。但青年朋友们也应该看到,咱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还不是很富,青年应该以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方向。”
“也许,有青年朋友不愿意听这话”,许振超说,“大家应该意识到,中国需要工人,需要农民,需要各行各业的建设者。青年学生向往白领生活,这无可厚非,但这些岗位毕竟有限。择业时,青年朋友应注意这一点。”
从另一个角度看,青年在作就业选择时,生活压力是很现实也绕不开的坎儿,这不是单靠理想和信念就能解决的。同时社会对工人的价值的评判,也很难不和他们的收入挂钩。对此,许振超表示,他已多次提出建立正常的工人工资增长机制。
他说,需要政府进行调控,提高工人的待遇和福利,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让更多的青年人愿意当工人。在这次人代会上,他也就如何让企业一线职工发挥岗位创新、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工人当得好,一样有出息”。他说,自己原来就是个开吊车的司机,很多活并不需要去干,但还是去干了,并最终干好了,干出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活。“这和大家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同时,我自己的努力、我的自信和自强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做好一名工人,我一样有成就感。”(记者 田文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