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走笔
常德市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及作用发挥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市总女工部
为了更全面了解我市工会女职工组织是如何在同级工会领导下,贯彻实施《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和《工会女职工工作条例》,履行女职工组织职能,促进女职工队伍稳定,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等方面的情况,我部对9个区县(市)和6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女职工组织组建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2318个,女职工132078人,占职工总数的40%。配有专职女工干部514人,兼职女工干部2962人。我们这次调查的60家企业女职工人数占全市所有女职工的6.8%,调查的企业内女职工所占比例为43.8%。多年来,我市在抓工会组建的同时严把女职工组织组建“三同步”的关口,坚持“三统一”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女职工组织与工会组织、经审组织同步筹备、同步审批、同步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女职工在10人以上的,逐步实现了女职工组织组建目标与工会组建目标统一部署、统一考核、统一表彰。做到了女职工组织组建不留空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女职工组织网络体系。
二、女职工组织作用发挥现状
按照省总女职工委员会要求,我们采取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9个区县(市)、22家国有企业和38家非公企业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女职工组织在国有企业发挥作用比非公企业好,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比中小型非公企业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组织开展活动须加强经费保障。调查的国有企业基本都能为女职工开展活动提供经费保证,并能结合单位实际开展女职工素质达标等竞赛活动,为女职工提供了展示舞台。但非公企业状况不容乐观,有31.6%的中小型非公企业根本不能为女职工开展活动提供经费,还有68.2%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在女工干部的争取下能稍微提供点活动经费。大部分非公企业的女工干部反映“她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想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女职工开展具有女性特点的活动,可苦于没有经费没有时间,就连打印纸张、印发文件都要受到严格控制,更不用说开展大的活动经费保障。”
2、参与民主管理要加强组织保障。源头参与是女职工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我们调查的22家国企女职工组织都能依法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提交职代会讨论涉及女职工的问题,职代会中女职工代表比例也符合要求;95%以上的女职工组织能定期研究女职工特殊权益问题,将女职工特殊利益条款纳入集体合同参与协商签订;82%以上女职工组织能定期向同级工会报告工作,在涉及女职工问题时,企业行政也能征求女工委的意见。但在被调查的38家非公企业中,有37%的女工组织不能参与企业民主管理;42%的女工组织不能定期研究女职工特殊权益问题,在涉及女职工问题时,企业老总从不征求女工委的意见;34%的女工组织未能参与集体合同的协商与签订;还有24%以上的非公企业职代会女性代表所占比例与实际要求不相适应,职代会上也从未讨论过关于女职工权益保护的问题。
3、维护女职工权益应加强法律保障。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工作难度加大,任务加重。在国有企业,我们的女工组织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只要法律有明文规定对女职工特殊权益实行保护的,我们的女工组织都会督促和监督行政落实,就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特殊情况,我们的女工组织也会与行政协商好,给女职工一个较圆满的答复。但在非公企业女职工维权现状不容乐观,在被调查的38家非公企业中,女职工比例占职工人数的52.2%,比国有企业女职工所占比例高出19.1%,而在这些女职工比例如此之高的企业,还普遍存在女职工“四期”保护得不到完全落实的问题。
三、当前女职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干部队伍薄弱,待遇落实不到位。一是女职工干部兼职太多。被调查的60家企业中,仅20人是专职,并且这20个专职人员都还兼着别的工作。由于一人多岗,在时间和精力上都得不到保证,工作处于一种应付状态,直接影响到女工组织的作用发挥和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工作的开展。二是女职工干部待遇不佳。在被调查的38家非公企业中,兼职女工干部29人,不能享受待遇的有14人,接近一半。还有我们全市9个县级地方工会的女工主任,仍然有3人不能享受同级工会副职待遇。待遇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女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有部分企业的行政领导对女职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女职工工作根本提不到议事日程,造成女职工工作不能全面展开严重滞后。
2、维权难度较大,特殊保护不到位。所调查的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用工制度不规范。企业不与职工,特别是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企业虽然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合同极不规范,没有女职工特殊保护及社会保险内容。二是女职工“四期”保护没落实。女职工在经期仍从事高空、低温、冷水作业和三级体力的劳动。孕期、产期、哺乳期保护待遇不落实,不按照规定对女职工进行妇科检查,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险”在非企推动更是难上加难。三是女职工休息休假权利无保障。调查的非公企业普遍存在加班加点超工时现象,且不能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四是劳动卫生、职业安全状况差。一些企业的女职工长期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工作,作业场所尘、毒、噪音严重超标,极大的影响女职工的身心健康。部分劳动密集性和规模较小的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作业环境差,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
3、自身学习不够,维权意识不到位。调查表明,在非公企业50%以上的女职工不太了解和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赋予女职工的权利,对女职工特殊利益方面的保护内容更是了解甚少。部分女职工平常不注意加强自身学习,不注重学习有关维护女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也不知道维护自身的哪些权益,怎样维护自身权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四、对策及建议
1、提高认识是前提。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女职工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在商定工会重点工作时,同步研究女职工工作。新时期工会组织要更加关注女职工工作,切实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要求,使女职工组织更好地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和特殊作用,切实履行职能,调动好、保护好广大女职工的积极性,推进女职工组织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以改革的精神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加强组织是基础。进一步加强女职工组织自身建设,尤其是新建企业女职工组织的组建步伐。要按照《工会女职工工作条例》规定,采取灵活多样的组建方式,建立健全女职工委员会,配备专兼职女职工工作干部,切实落实好女工干部待遇,为女职工工作的正常运转和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提供组织保障。切实发挥女职工组织的作用,通过各级女职工组织的力量维护好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女职工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始终保持与女职工的密切联系,按照全总“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要求,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满腔热情地为女职工服务,不断增强女职工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提升素质是根本。工会女职工组织的自身建设是女职工工作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女职工工作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源泉,提升女职工队伍素质是女职工组织的职责所在。要积极组织开展“岗位建功”、“学习成才”、“姐妹献爱心”和“创建文明家庭”等一系列素质达标活动,不断提高女职工自身素质,增强她们终身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4、维护权益是保障。一是要加大对女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提高女职工法律意识和依法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各级领导与职工都能够熟悉、掌握、遵守与女职工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预防和及时纠正各种侵害女职工权益的行为。女职工组织要积极参与维权机制的建设,参与涉及女职工权益的规章制度的制订修改工作和执法检查活动,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工会与政府(行政)联席会议、集体合同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等过程中,着力解决涉及女职工特殊利益的突出问题,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5、关心生活是必须。要大力为女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为困难女职工多办实事、办好实事。从关心女职工生产、生活呻手,积极开展对困难女职工的情况调查,通过走访、媒体宣传、献爱心等途径帮助困难女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要关注单亲、特困、特病等弱势女职工群体的生活。
当前,工会女职工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新时期工会女职工组织要突出“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围绕工会工作全局,体现工会女职工工作特色,夯实工会女职工组织自身建设基础,通过搭建女职工建功立业的平台,建立激励机制,打造工作品牌;通过加大源头参与、整体维护的工作力度,促进女职工权益保障和劳动关系协调与稳定,实现女职工工作全面发展的目标,开创女职工工作的新局面。
对我市纺织企业“用工难”的调查与思考
津市市总工会 潘小平
纺织产业作为津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对全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市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壮大,“用工难”的问题逐步显现。对此,我会联合劳动部门对此展开了专题调研,对纺织企业“用工难”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我市纺织企业“用工难”的现状
1、纺织企业劳动用工缺口日益增大。我市现有5家规模纺织企业,共有员工1112人,但正常生产实际需要员工1515人,用工缺口403人,缺口额达27%,用工缺口同比2006年增长352人,增幅达23.2%。其中技术工人603人,缺口192人,缺口额达31.8%。用工缺口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还影响了企业老板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
津市规模纺织企业缺工情况一览表(单位:人)
企业名称 现有员工 员工缺口数
普工 技术工 管理人员
宏力纺织
益林棉麻347 3 22 /
万盛茧丝65 / 20 2
娄星纺织300 / 100 5
恒昌纺织 70 / 30 /
合 计 1112 403
2、纺织企业招工形势严峻。一是招普通工难。今年上半年,我市纺织企业共发布招工信息15次,提供就业岗位893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81个,增幅达35%,岗位薪酬也从700元/月提高到850元/月,但实际招工人数为49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62人,减幅达33%。为此,部分企业放宽了招工条件,如把招工年龄从35岁以下放宽到40岁以下,个别企业还远赴桑植、慈利等地招工,但效果都不理想。二是招高素质的员工更难。据了解,今年我市纺织企业所招的490名员工中,有技术职称或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仅有105人,占21%,79%的都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并以初中文化的居多。
3、企业熟练工流失严重。一是辞工现象增多。由于纺织行业劳动强度较大,部分新员工因不愿吃苦或吃不了苦而辞工。据统计,2006年,我市纺织行业辞工的员工达515人,其中外流出纺织行业的有376人,占到73%。二是离岗人数增多。我市计划经济时期纺织企业培养的一大批纺织技术工人,由于年龄偏大、原有技术落后、劳动强度不适应等因素,从岗位上退下来的逐年增多,据统计,从2006年来退下来的老员工就有82人,大大削弱了纺织行业的技术力量。三是不正当竞争造成员工流失。由于纺织行业整体出现了“用工难”,企业为获得人力资源,往往采取挖“墙角”的方式来补充员工,由此引发的企业员工跳槽现象相当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市5家纺织企业因互相抢挖员工导致跳槽的达302人次,并有部分技术工被外地纺织企业挖走,今年上半年,全市纺织企业已发生员工跳槽153人次。
二、纺织企业“用工难”的主要原因
1、外部客观因素。一是劳动用工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市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新引进开工投产项目越来越多,对用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据初步统计,2004年以来,我市新引进工业项目提供就业岗位达1120个,本市人员在新增的其他行业中就业的达607人,劳动力的分流造成纺织企业的用工紧张;近年来,我市针对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实施“阳光工程”,每年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输出大量劳动力,并呈逐年增长趋势。2006年达到3378人,比2005年增加612人,比2004年增加940人,且输出的都是20-40岁的青壮劳动力,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加剧了我市企业用工的紧缺;同时,近年来,我市的“三产”业发展较快,吸纳了大量的30岁以下女性,据初步统计,我市在“三产”就业的年轻女性约有1320名,这使得我市纺织企业需要大量女工的境况更是雪上加霜。二是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方面,就业服务中介作用发挥有限。近两年来,我市工会就业服务中心及劳动就业服务组织与外界开展的就业交流仅12次。2006年,我市引进技术人才和员工共计470人,其中纺织企业自主引进仅113人。我市的就业服务中介机构主要集中在城市,在统筹城乡劳务用工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劳动力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目前,我市纺织技工培训缺乏师资力量和场所,如职教集团开设了烹饪、计算机、食品、钳工等专业,但没有开设纺织技术类专业,去年我市开办培训班126个,培训劳动力6435人,其中纺织行业培训班仅8个,培训人员仅759人,纺织企业用工培训只得通过内部培训和少量“订单培训”来解决。三是宣传引导不够。大部分劳动力认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工资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好像“遍地是黄金”,形成了一种就业观念误区。再加上有关部门特别是各乡镇在对劳动力就业的宣传引导上做得不够,没有进行实事求是的对比宣传与引导,使得很大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背井离乡外出择业。
2、劳动用工管理因素。一是劳动保障度不高。据了解,我市纺织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30%,明显偏低;企业职工参保率不到20%,其中宏力纺织的社保参保率为零,娄星纺织只有9人参保,仅占职工总数的3%,导致大部分员工认为就业没有稳定感。二是企业员工培训力度偏弱。纺织行业的工种如缝纫工、丝印工等大多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而企业自行开展的员工技术培训偏少。2006年,我市纺织企业开展的员工技术培训仅759人次,使得部分企业为减少培训成本靠挖“墙角”来走捷径,造成企业间用工恶性竞争和全行业技术水平偏低。三是管理理念落后。部分企业仍对员工采取“雇工式”管理,时常造成员工与管理者的矛盾;部分企业的就业环境不优,有的企业对员工只提供吃不安排住,有的企业甚至不提供吃住,使得部分家住较远的员工无法适应路途奔波和企业“三班倒”的辛苦而被迫辞工。
3、劳动力自身因素。一方面,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不易就业。据统计,我市目前有富余劳动力约15200人,每年新增劳动力约2200多人,但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0%。另外,我市每年毕业的大中专生中,只约有12%的人返乡就业,加上职教集团培育的技校生约有80%流向外地,从而造成我市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目前,我市5家纺织规模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有60%或从总部派入,或从外地聘请。如益林棉麻纺织有限公司今年计划高薪从外地引进20名大学生。另一方面,受打工思潮影响,外出择业的年轻人增多。据了解,全市每年新增劳动力中约有70%选择外出,30岁以下劳动力53%流向外地务工,我市每年的高中毕业生中除50%继续学习外,其余的基本上都选择外出务工或做生意。而纺织行业所需员工的70%年龄层次集中在20-35岁左右的女性,恰好这部分人群又是外出务工的主体,再加上留下来的大龄化劳动力对劳动强度大的纺织行业兴趣不大,对岗位、待遇等挑三捡四,导致纺织企业出现“有岗无人”、“一岗多人抢”的现象。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一方面,要整合宣传力量,积极对沿海与本地的就业政策、就业现状和就业条件进行对比宣传,着重加强对初、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宣传与引导,引导本地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对我市企业的用工政策、岗位需求、福利待遇等进行多方面宣传,加强沟通,让本地劳动力了解企业现状和用工需求,便于有的放矢进行求职应聘,同时,加强外宣力度,吸引邻近区县的劳动力来我市就业。
2、加大培训力度。积极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采取“订单培训”、“委托培训”等针对性的培训形式,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逐步提高其务工技能和业务水平,实行定向就业;注重本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增加劳动力的市场供给量,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将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就地就业、就地转化;加大职业培训投入,将劳动力培训资金列入再就业资金,对紧缺工种的培训在补贴上予以倾斜;加强部门与企业的联系,积极开展合作培训。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协调企业间的用工矛盾,推动企业有序竞争,促进行业整体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及时反映用工需求情况,缓解“用工难”和“就业难”现象;建立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与外地就业组织、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等加强联系与合作,发展跨区劳务协作,合法有序地开展劳务输入;发展劳务经纪人和劳务派遣组织,通过劳务派遣机构调节好企业用工供需矛盾。
4、完善用工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用工机制,切实提高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依法要求企业为职工参保,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协助纺织企业搞好产业升级,提升技术含量,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需求,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务工人员到纺织企业就业;协助企业加强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改变管理观念,实施人性化管理,改善用工环境和员工生活条件,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感情,提高员工忠诚度,做到“以情留人”。
5、强化协调领导。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认识。摒弃企业用工问题是企业自己的事,是劳动、人事、工会等部门工作的错误思想,要把解决企业用工难当作事关津市纺织产业发展乃至其它支柱产业发展的大事来对待,树立解决企业用工难也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解决企业用工难的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全市性劳动用工协调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及劳动、人事、工业、工会等部门参与,加强对解决企业用工问题的协调与组织领导,形成联动合力,科学解决好制约我市纺织企业发展的用工瓶颈问题。
关于桃源县乡镇社区工会现状的调查报告
桃源县总工会
根据省市2007年工作安排,结合我县实际,我们采取县总发文,动员全县各乡镇街道居委会、社区工会普遍摸底,重点调查的方法,对我县乡镇社区工会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县,全县总人口97.3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5万人,按照上级工会要求,今年5-7月我县在40个乡镇、14个社区下发了湖南省社区(村)工会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情况表明:一是乡镇、社区基层工会组织网络基本形成,会员队伍不断壮大。近年来,桃源县总工会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组建工会”的原则,下大力气狠抓了乡镇、社区工会的组织建设,乡镇、社区工会有了长足发展。全县乡镇、社区共有基层工会97家,工会会员5639人,其中农民工会员2935人。有专、兼职工会工作人员190人,工会主席进同级班子33人。二是涌现了一批有活力、有地位、有作用的乡镇社区基层工会。如座落在漳江镇的西苑社区工会,工会主席相当称职,作用发挥很好,工会在社区的地位也很高。
热市镇59岁的工会主席谢竹青,对工会组织深有感情,认识也高,他在新一轮工会组建热潮中,克服重重困难,将几家私营企业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建起了工会组织,并通过他反复宣传,多次上门做业主的工作,使这几家企业老板重视工会工作,注重发挥工会作用。三是发展形势不断趋好。县总要求各乡镇社区在创新上做文章,在规范上下功夫。从县总掌握的情况来看,乡镇工会、社区工会从去年开始在逐步抓维权工作、民主管理工作、女职工特殊保障工作、安全生产工作、送温暖工作等。据统计,乡镇社区基层工会已建立职代会制度的达59%,已签订集体合同的已达85%,已签工资集体协商的达46%,已签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已达30%,已有50%的乡镇企业工会认真组织了“安康杯”竞赛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乡镇工会、社区工会的现状不容乐观,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乡镇工会、社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不够规范。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乡镇工会、社区工会虽然已建起了组织机构,但“空壳”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即不少基层工会仅有牌子、章子和用来应付检查的制度表册,而工会主席兼职多专职少,往往容易形成空位。我县40个乡镇14个社区的79位基层工会主席,专职的只有2人,其余的全都是兼职的。同时工会主席年龄偏大,45岁以上的占70%。大部分乡镇工会主席政治和经济待遇落实得也不够好。由于乡镇工会主席兼职较多,主要精力无法集中到工会工作上来,仅仅围绕上级工会布置的某几项具体任务来抓工作,全面工作无法展开也无法自主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许多工会主席都自嘲的说乡镇工会基本上是“无职权、无经费、无活动”的“三无”工会。
2、乡镇工会社区工会的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当前,乡镇财政整体状况不佳,只有“吃饭”的钱,而没有办事的钱,更谈不上提取工会经费和补助拨款了。财力稍好点的乡镇工会虽然能从行政财务得到一点经费,但面对大量的工会具体工作和上级工会越来越多的任务和要求,也是杯水车薪。特别是近几年,各乡镇、社区工会随着私营企业组建工会工作的展开,所属基层工会的队伍不断壮大,如何组织好、规范好、管理好这些基层工会,是乡镇工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但经费的严重不足,大大制约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3、社区工会的现行体制(模式)不能适应工会工作的现状。
我县目前的社区工会全部是基层工会,而社区范围内的私营企业成立工会同属基层工会,依照《工会法》,基层工会是不能管理基层工会的。因而,各社区管理范围内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组建工会和农民工入会工作社区工会有心无力难以开展。
4、履职维权举步维艰,活动开展较难进行。
众所周知,工会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而目前乡镇工会、社区工会在调解本辖区范围内企业劳资关系上,工会的声音微弱,或是根本听不到工会的声音,更不用说有所作为了。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定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有的企业虽然签定了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但履约率就不十分理想。能否履约企业老板说了算。另有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建立职代会制度,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基本上是一句空话,还有一些企业,职工的劳动安全保护、社会保障方面得不到落实。在开展活动方面,由于乡镇工会、社区工会以及企业工会不能正常履职,加之部分企业老板害怕误工误时,耗资费钱,工会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目前乡镇工会、社区工会工作存在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认识上的偏差,体制上的障碍,制度上的缺陷,资金上的 紧张,素质上的贫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高,队伍不稳。在乡镇、社区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三种糊涂认识。有的认为工会是清水衙门,“牌子”大,待遇差;有的认为工会是地主的看牛娃,只有做事的份,没得作主的权;还有的认为工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在现实生活中不要。由于认识上存在这种种偏差,因而对工会工作不理解,不过问,不支持。导致人员不专职,经费不到位,待遇不落实,队伍不稳定。此外,不少职工对加入工会组织也不是自觉行为,没有真正把工会当作是自己的组织,自己的“娘家”,自己的保护神。在乡镇、社区的企业工会主席,大部分是由老板指定和提名的,即使实行“民主”选举,也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谁当工会主席实际是老板说了算。这样,不少企业昨天还有工会主席,今天就可能虚位以待了。
二是县级工会帮助指导乡镇、社区工会的力度不够。作为县级工会,只顾忙于县本级工会完成上级工会的 工作任务,忙于县总工作人员工资的保障,很难抽出专门人员、专门经费去指导、扶持乡镇工会、社区工会。加之乡镇工会主席异动频繁,县级工会对基层工会主席的培训力度跟不上变化的频率,以致部分乡镇工会主席、基层工会主席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一无所知。
三是法律建设还有差距。应该说,新修改颁布实施的《工会法》较之老《工会法》有了一些突破和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在维权方面,《工会法》还是一部不硬的法,因而工会工作者只有维权的职责,没有执法的权力。
三、对策与建议
乡镇工会、社区工会组织是工会组织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如何夯实这个基础,确保乡镇工会、社区工会健康成长。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夯实基础,强化措施,切实加强乡镇工会的组织建设。
一是要切实组织起来。组织起来是工会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乡镇工会、社区工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好地调动更多的积极因素,切实把广大职工群众,尤其是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要强化全社会的工会意识,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千方百计地调动业主特别是非公企业员工入会的积极性,切实推动工会组建工作做到应建尽建。
二是要整合各方资源。工会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牵涉到方方面面,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如果不把工会内外的资源整合好,就难以形成合力。在整合内部资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整合好社会资源,善于借脑生智,聘请一些在职的和已退休的,热心于工会工作的专家、学者。为工会工作出谋划策,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善于借势扬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善于借鸡生蛋,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和运行方式,大力发展和壮大工会事业。
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目前社会上对我们工会组织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不够准确,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需要下功夫。作为上级工会组织,要培养一支“能干能说会写”的工会干部队伍,加大对工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工会的宣传工作与工会的各项重点工作要同步推进,基本上做到“未干先说”,强化舆论导向;“边干边说”,寻求多方支持;“干好说好”,推广典型经验。
四是县级工会组织要争取主动权。取得县委的理解和支持,达到在配备乡镇工会主席时,工会组织有建议和发言权。真正把那些综合素质高,热心工会工作的优秀中青年干部更多地充实到乡镇社区工会队伍中来。
2、进一步抓好规范运作,解决像不像的问题。
当前,不少乡镇工会、社区工会虽然建立了工会,但不像工会。有的乡镇、社区工会组织不健全,虽然成立了工会组织,但没有成立经审组织和女职工组织,有的乡镇工会主席身兼数职,工会工作没有时间保证,更谈不上履行职责,往往是职工看不到工会的作用。因此,认真落实《工会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抓好乡镇工会,社区工会“规范运行”是当务之急。一是机构设置要规范,在成立工会组织时,要同步成立经审组织和女职工组织,同时,要配齐配强工会干部,走专兼职相结合的路子,确保有人办事、有精力办事。
二是基础设施要规范。按照“十有”“五个一”的要求,做到有班子、牌子、章子、册子、房子、票子、有活动记录、有工作规划、总结。三是工作机制要规范。要建立和完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职工民主参与制度,要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制度,要建立和完善扶贫帮困制度,要完善企业工会调处劳动争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制度。
3、进一步抓好乡镇、社区工会组织作用发挥。
面对新形式和要求,乡镇社区工会干部应不辱使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抓好自身建设。一要勤学。王兆国同志在全总十四届九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指出:“做好企业工会工作,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工会干部队伍,使之成为协调劳动关系的行家,关心服务职工的模范”。工会主席素质的提高,在职工中有亲和力,不是无生的,而在于平时的学习和养成,只有坚持不懈的勤奋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要双赢。乡镇、社区工会组织一方面离不开行政的支持,另一方面又要当好职工群众的“代言人”,肩负着双重使命。因此必须在日常工作中讲究双赢。首先,基层工会组织要围绕单位的工作目标、任务,发动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把生产建设搞上去。其次基层工会要充分发挥积极分子作用,争取得到更多“热心人”的帮助和支持,使工会“亲和力”、“感召力”在职工心目中有位置。三是基层工会组织在政治、经济、精神权益的维护上要各有侧重和重点,在确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安排时,多采纳大家的建议、设想。
三要知心。工会干部与职工群众的心理协调,是开拓、成就事业的先机,是对下属起一定整合作用的艺术。这就要求工会主席要放得下架子,与职工群众交朋友,把他们当成知心人来看待,就易于倾诉平时所思、所想、所盼。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使职工群众的生活丰富多彩,工作中既有动力,也感到欢乐和愉悦。
四要会“玩”。即在“玩”中密切干群关系。乡镇工会主席一些是兼职的,上班时工作比较忙,与职工接触机会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工会应多多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在这样的环境里,与职工在一起,就会融洽关系,消除干部与职工的隔阂,从而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4、立足乡镇、社区工会实际,灵活创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乡镇工会组织应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通过“收、拨、创、建”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经费。收,即在县乡两级财政困难的状况下,尽最大努力争取工会经费的计提足额到位;拨,县总工会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应适当给予乡镇工会部分下拨经费,而乡镇工会本身也应积极争取同级行政的补助支持;创,即通过组织会员开展各种有偿服务和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创收;建,即可兴建工会活动中心向广大会员们筹集活动资金。
5、建立社区工会联合会,更好地发挥社区工会的作用。
在所有的社区中建立社区工会联合会,赋予其基层工会和地方工会的双重职能,因社区工会干部熟知辖区内的新建企业和经济组织的情况,便于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的工作,也更便于日后进一步规范工会工作,不断推进工会工作的发展。
经验交流
武陵区多法并举狠抓“双联”工作出成效
武陵区结合社区扶贫和党员志愿者等活动,着力开展机关联社区、机关干部联社区困难职工的“双联”活动,为广大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截止目前,全区53个机关647名干部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分组分批深入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和慰问。据统计,全区参联机关的帮扶和个人捐助资金累计达到35万余元,物资8万元,药品3.5万元,慰问了困难职工家庭2100余户,为职工群众办实事220余件,安排失业人员就业482名,社会反响良好。
一是以“爱心超市”为载体,关爱困难职工。为更好的让困难职工过上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武陵区“双联”办、区总工会联合市“双联”办和市总工会于2007年2月12日在市城区北正街小学成功举办了爱心超市活动,此次活动共筹措各类物品5400多件,其中大米10吨、食油1000桶(2.5公升)、踏花被1000床、腊肉5000公斤,冬棉衣、毛衣等生活用品达1000多件,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慰问困难职工1000人。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四大家在活动中起了带头作用,四大家办公室与区总工会联合筹资5万元,设立了独立摊位。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教育局、区机关事务办、区水利局、区交通局、区供销社等单位也积极参与了筹资和物质发放。市委副巡视员、区委书记王孝山、区长罗少挟及大家的领导亲自给困难职工发放物资,超市现场气氛隆重、热烈、祥和,前来领取物资的困难职工个个笑逐颜开、满心欢喜。这次“爱心超市”活动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情况下举办的,是平等友爱、融洽人际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新思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件顺民心、察民意、系民情的大好事。
二是以“强身健体”为重点,夯实帮扶基础。为增强社区“造血功能”,使其“强身健体”,该区各机关按照区委统一部署,结合社区工作的总体规划,积极帮助社区搞好基础建设,从物资上给予大力支持。今年“两节”期间,市委副巡视员、区委书记王孝山在带领区文体科技局干部深入庆丰社区时了解到该社区办公桌比较破烂的情况后,立即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筹措资金,通过单位筹一点、干部职工个人捐一点的办法筹资1.5万元购买了全套办公桌椅,使社区面貌焕然一新。西堤社区是区人大对口联系的社区,该社区长期以来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区人大近年来多次向相关领导通报这一情况,并建议有关部门按照政策尽快落实建设用地和资金。通过多方努力,目前,该社区多方筹资近80万元,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上半年,区人大办又通过多方联系,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5万元,还动员党建后盾单位——市地税武陵分局支持3万元,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办公楼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区委办、区政府办、区交通局在资金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分别向联点社区捐 5000元弥补办公楼建设资金缺口。为美化社区环境,区农林局、区水利局连续2年分别筹措资金5000元、3000元对百街口和长家山社区的环境进行了美化和绿化,区农林局组织专业人员对社区环境美化进行现场规划和设计,使建成后的社区环境符合大众审美观。通过“双联”机关无私的帮扶,社区各项设施逐步完善,为社区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以“起网见鱼”为目的,落实工作职责。为使“双联”工作达到“起网见鱼”的效果,自今年年初以来,该区53个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都下到了各自的联点社区进行走访慰问,并结合全区开展的党员志愿服务者活动,开展了党员和困难职工“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纷纷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有的干部下去为老百姓打扫卫生、修整下水道、修理电器等样样都做。区民政局局长戴嘉庆在春节前夕带领干部职工走街串户,亲自到被联对象家上门慰问,为困难户送去腊鱼、腊肉和大米,折合人民币4000元。为了让社区居民及时补充精神食粮,该局还投资5000元在社区建成了高标准、永久性的阅报栏。区劳动局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下岗职工进行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区建设局积极筹措资金,调动能工巧匠,利用周末时间为社区修整下水道100余米。区政协办、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供销社、区卫生局、区发改局、区档案局、区老干局、区计生局、区机关事务办等机关干部也纷纷走出机关大院与各自的联系户进行结对帮扶,受到了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
(武总办)
石门县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全面贯彻落实湘政办明电[2007]110号和常政办明电[2007]81号精神,我县自7月上旬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乡镇小砖窑、小煤矿、小矿山、小作坊为重点的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7月4日省政府召开“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会议”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专项行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了工作日程,7月9日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李金生主持召开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安监局、县公安局、县工商局、县卫生局、县总工会等9家单位负责人会议,要求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能对全县所有企业特别是小砖窑、小煤矿、小矿山、小作坊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发现问题限期整改,7月20日上午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召开了石门县“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会议,全县20个乡镇(区)分管领导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我县的专项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制定出了针对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检查内容和检查重为,成立了石门县“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调研员覃遵领导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辉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覃苏华同志担任,成员由劳动、工会、公安、工商、民政、安监、国土、监察、卫生、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等10个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昌战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县劳动监察大队。各乡镇也成立由乡镇长牵头,一名副职主抓的工作机构。同时,我县还成立了三个专项行动联合执法小组,第一组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
责,劳动、民政、国土资源局参加;第二组由县安监局负责,安监、卫生、公安局参加;第三组由县总工会负责,工会、工商、监察、劳动监察大队参加 ,各单位均抽调了业务精、责任心强、政治可靠的骨干充实到了一线执法队伍。县监察局对专项活动工作实行全程监督,有关避免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严惩行政执法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为全面完成专项行动的各项任务提供了保障。
二、精心组织,强化宣传,努力营造专项行动浓厚氛围
为切实搞好专项行动的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的作用,做到上下互动,新闻媒体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我县紧紧围绕《实施方案》要求,制订了切实可行的阶段性宣传报道计划,确定宣传重点,积极组织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和跟踪报道。通过开展专项活动的大力宣传活动,力争通过宣传监督,曝光一批群众反复投诉的、危害严重、影响较大的典型问题,不断把宣传活动引向深入。一是在《石门信息导刊》、县电视台开辟了专项活动专栏和曝光台。要求各新闻媒体要把专项行动作为当前宣传工作重点,要深入到镇村和群众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县电视台在每天重要时段插播专项行动内容,对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的查处结果,用工单位的整改情况,准确、客观地进行报道。二是设立举报信箱,公开举报电话。专项行动办公室和各相关单位都设立了专项行动举报信箱,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了举报电话。各相关单位指定了专人负责24小时接听举报电话,对群众的来信来访来电认真进行接待和处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建立工作台帐,分类进行立案查处。据统计,到目前,还未接到一起群众举报电话和群众来信来访。三是印发专项行动通报和宣传材料。为深入做好专项行动的宣传发动工作,我县还印发了1000余份《专项行动调查摸底表》和专项行动宣传标语。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县直有关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能对全县所有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摸诡,对调查发现的问题企业下发了限期整改意见。县总工会自接到市总工会《关于开展打击非法用工大清查的通知》后,立即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由党组书记刘祖东带队于7月上、中旬深入到乡镇、企业进行走访调查,并对企业依法劳动用工和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等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看:1、未发现使用工童工的现象;2、女工的“四期”权益得到了有效落实,未发现女工下井和从事禁止作业工种的现象;3、未发现拐骗农民工、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等违法犯罪行为;4、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了维护。如通过走访调查夹山镇三板石膏矿职工了解到,有10多名是来自贵州省的务工人员,全部从事井下生产作业,工作时间为8小时,工资报酬实行计件工作制,他们的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并能按时足额发放。但是,通过走访调查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有部分企业存在劳动用工未及时向劳动部门备案,鉴定劳动合同不到位(外地人签了本地人没签,未签的原因是企业附近的零散农民,其工作随意性较强);二是工伤保险虽在矿山、建筑等高危行业都得到了落实,但其它行业的从业人员参加的不多,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较窄,原因是从业人员自己不愿意参与。
(石总办)
信息两则
我会经审工作获全省市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评比第一名。近年来,我会经审工作在市总党组高度重视下,按照“创新出特色、规范争一流”的要求,从规范、创新、协调入手,认真抓好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今年8月份召开的全省经审工作会议上,省总经审会根据《湖南省市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考核试行办法》的要求,对2006年度市级工会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考核。全省14个市州总工会经审会和省直机关工会、省国防工会等共19家单位参加了考核评比。这是省总工会经审会首次对市级工会经审工作进行规范化建设考核。我市工会经审会在评比中获特等奖第一名,这也是我市经审工作连续9年荣获全省市级工会经审工作竞赛特等奖。
会上,我会经审会主任张禹华就经审工会如何适应工会经费税务代收新形势,和税务部门精诚协用、整合资源,拓展工会经费计拨审计的新途径等等介绍了经验。
(市总经审办)
汉寿县大力开展劳动安全、劳动用工检查。针对山西黑砖窑事件的沉痛教训,汉寿县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环境保护局等四家单位从7月2日开始,集中主要力量对全县所有民营企业(特别是劳动用工复杂的企业)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企业用工情况的督导检查。这次督导检查覆盖全县29个乡镇,105家企业,其中砖厂41家,机械行业11家,化工企业5家,流通企业15家,其他企业32家,涉及企业常年用工12844名。在督查内容上,重点突出了企业用工情况、用工方式、职工劳动时间与休息休假、职工劳动报酬计算方式、支付与克扣情况,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生产工作环境、职工人身保障、职工福利、社会保障、劳动争议、劳动合同等12个方面;在督导主上采取突出封闭式督导检查,查阅了职工反映劳动服酬偏低的16个单位的工资表,查看了105家企业工作现场,面对面访问职工800人,发出整改通知书18份。
(汉总办)